我會引用這句話來當開頭,是因為預告片,在中間階段介紹演員的時候,那句話給我的震撼,看血流滿面的李連杰,站在城牆上高聲大喊:「兵不厭詐,這是戰爭!」,我就一直在想,以龐青雲的地位來喊這句話,是為了什麼,而劉得華的介紹,卻少了霸氣,而是氣憤的對畫面大吼:「人無信便是畜生!」。
只要是有讀過古代文學的,或是中國古代史的觀眾,應該多少會在片名出來的時候就會有點納悶,以戰爭片的角度來想,王者天下、軍權思想,統一全天下的形容詞不少,何以要拿投名狀來當主題呢,答案當然會是簡潔,而看了,嚴格說起來,這部片子給了非常多導演一個教學,或是這麼說,他中規中矩的反映出一個導演他要求的,還有他要追求的應該是什麼!
大致上說起來,投名狀三個字的解釋會出自一般民間小說較多,比方說水滸傳便是一例,為了加入盟派,而要手刃一人來取信大眾,畢竟要知道人會不會背叛他人,最快的作法,就是要他顯示出「做的事情抖了出來,那你也拖不關係」,一樣髒,一樣狠,所以,殺個人、滴些血,大夥兒以後就把你當兄弟,維基百科的解釋也是這樣的,但他有一點沒提到,就是王倫下山殺的是貪官,為什麼?
因為我們不是賊,是正義!隨便殺了把人交差,那是惡徒、賊匪,不可為也不能為。
當三人因信而結納,卻也因信而彼此決裂,所以這導演選了投名狀三字,點出了這電影要的不是殺戮,而是這個字的嚴肅與震撼,我想,最後結局出來後的辛酸以及不甘,那才是導演美學的最具體表現,也是這電影之所以可以感動人心的元素,畢竟他前後貫串,很值得一書,而那聲吶喊,也才不是耍帥,而是發自內心的,對龐青雲的痛恨,對那三人結拜的戲段又笑又哭,恨他把結義的誓言拋到腦後,哭他如此骯髒、如此心狠......笑當年的結拜,竟是如此廉價!
瞧,多麼心狠的龐青雲,在最後幾幕殺了趙二虎......瞧,多麼重信的趙二虎,臨死了,依舊記掛著他那個納過投名狀的大哥,瞧,又是多麼重義的姜午陽......
「大哥,大嫂死了,別動二哥了......」
再給我兵 我可打下舒城
如果中國導演為來可以多拍這種片,那我想對許多台灣電影而言,都將會是一次又一次的啟發還有惡夢,第一幕的舒城之戰,對於龐青雲而言真的是一步登天,而觀眾也是經歷了一場東方式的戰爭場景,劇中所用的各種兵器,除了對「干戈」的熱愛比較不切實際外,戰術選用以及兵器選擇都十分恰當,晚清時期就跟當年信長的時代差不多,是火槍及各式新型武器崛起的年代,然而對於大部分士兵而言,卻很陌生,對他們來說,那只是一種遠程的打法,威力強大,但我不一定要用。
兩軍交陣,氣強者勝,何以提軍氣,吳子曰:「身先士卒!」,孫子則云:「取敵首腦」,我們可以很明白的在電影中反覆提出這個概念,比起外國戰爭史詩強調英雄場面(當然現實生活也的確是這樣打,有英雄那麼士氣大增,外國總是先看敵將的)當然另有一番不同的風光,舒城之戰則表現的淋漓盡致,尤其是身抱炸彈只為了保護主帥那一幕,鄉下人是多麼無知,又是多麼的愚勇,當身子骨被詐得粉碎後,瞧山字營的人,才知道他們面對的武器有多麼強大!
儘管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陳可辛引用了不少雷利史考特式的戰爭場面處理手法,比方說全景平180度環繞單人的運鏡、刻意將衝鋒以慢動作處理等,但大前提卻全是中國人打仗的考量。
什麼叫做十則圍之?當兩軍交鋒的時候怎麼可能會有時間排隊站好,去想辦法圍敵軍,所以就要繞圓,一大圓一大圓的繞,衝到哪裡都是敵軍,目的就達到了,所以「翼陣」(左右單衝為翼)可化為「地陣」(天方地圓則為規矩),「六韜」稱這為「殲敵首計」。
步兵衝前,奇兵在後,所以人數多寡不是問題,問題在於需要先擊破何者,故孫子兵法又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故龐青雲先殲火槍,就是為了削兵,但削了後對方主力便會進攻,這時就要圍之,從內衝外,四軍化為衝陣,這就是孫子兵法中的「疾攻」(也就是射雕英雄傳裡面的蛇陣化龍陣),外面如果沒人圍,那這計就是白死了,看他不得不以命逼陸大山出兵,看戰場中瞬息萬變的舒城之戰!
二哥....大哥是對的......
台灣的電影,喜歡投影在一個角度就好,這並非不好,但是那主題將要可以反映人心,你看「有你真好」,不就是一個奶奶跟小孩子而已嗎,但是他頭尾選的好,並沒中斷那個含意,當你今天一邊顧慮票房,一邊又得顧慮含意,一邊又得顧慮觀眾愛看什麼,那接下來,就是台灣的電影現在的處境。
純愛的有市場,全景一大抄的「不能說的秘密」,每一個鏡頭都幾乎是抄來的,鬼片可能很不錯,所以從「見鬼」開始不停拍,就每年都得嚇人,這些電影都不是不好,而是角度太小,你可能只有一部電影,而從此就跳不出框架了,畢竟食髓知味,錢好賺。
而陪葬的,就將會是電影的靈魂......
拍得出戰爭,不一定是這電影給人的感動,但是環繞的信義二字不放,接下來才是辛酸,死多少人,畢竟不算什麼......寫得出人怎麼死的,那才是高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