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日 星期四

回應某大學生經濟課程之作業

  首先,這篇文章所出現的時局,與現在已經大不相同了,所以我想事實勝於雄辯,目前正在緊鑼密鼓的ECFA還在進行而已,失業率與痛苦指數倒已經不斷攀升了。

  這篇文章裡面所談到的概念,大抵上是建立在(一)資本到處流動,全球資本整合為單一市場、(二)生產全球佈局,投資無障礙、(三)市場障礙撤除,貨品、服 務市場自由化、(四)資訊無遠弗屆的一個簡單標準上,而這套標準認為大陸市場廣大,雖然說全球都是市場,卻顯然以大陸市場為最大熱點,但第二三四點卻顯然 與大陸市場完全扯不上邊,文章的開端就是在談這一點,為什麼追求全球化,卻最後都會大量前進大陸呢?

  本文指出,由於大陸已經逐漸有世界工廠的模樣了,當你今天一項產品要推出,構成產品的上游三種貨品全都只要3小時的路成就可以組裝完畢,那為什麼我需要耗費五天的時間讓他們回到台灣組裝呢?

  也就是因為如此,所以「從產品循環或從產業分工的角度來看,NB外移不一定是不好的事。事實上,台灣生產產品 由成衣、鞋子、雨傘、自行車、電視機一直到NB,再到DRAM與液晶面板,充分反映出產業升級的結果,國人應該感到欣慰與自豪,而不是擔心。台灣的出口愈 來愈往高科技產業集中,代表國家經濟競爭力的提升,同時,台灣在兩岸間所孕育的順差也日益擴大,對台灣的國際收支助益甚大。」這成了本文的題眼。

  那是不是台灣經濟真如同本文所指,其實前面也以講過,這種2005年的空談,在2009年早就完全被證實是一場錯誤,越是強調開放、三通,結果只是造成本土競爭優勢逐漸流失,何故也,為何文中所提的「科技加工等產業移往大陸,促進台灣產業結構改變」一直都沒有出現呢?

  因為經濟並不能只是模型,吾人所云之「產業結構改變」,乃是建立在「今天工程師沒工作了,他會願意下田來當農夫,或是當農夫有機會了,他可以馬上進公司當業務課長」的一種「飽和模型」,這種模型可以很清楚的解釋產業結構發生的改變,但是卻非常的與現實脫節,因為這大家都知道絕對不會發生,也無法發生,產業每 次發生異變,轉換跑到絕對不是空口白話,他伴隨而來的將是該公司的長短期生產力低落、研發能力低落以及新進員工教育訓練等素質風險,絕非一蹴可幾。

  再 者,科技本身是需要群聚性的,這就是為什麼德國有洛桑工業區、美國有矽谷、台灣有竹科的原因,假如我們睜大眼睛,就會發現,工廠隨研發,成本會是最低廉 的,為什麼會有企業主真的把研發中心設在台灣呢,這絕對就是非常不合理的假設,有一個群聚性,科技的比較與彼此競爭,才會讓該產業對於本土有正面影響,所 以當年曾經出現「兩兆雙星」的補助計畫,有效增加光電科技在台投資的意願,造成面板五虎的一波高潮。

  科技產品代工與出口,近年來以來一直是帶動台灣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2004年,我國出口值已約當GDP的六成,且由於我國出口與內需的投資、消費具高度 正向連動,因此,即便我國消費及投資,已佔我國GDP的六成及兩成,但說出口是帶動我國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仍不為過,然而面對台灣出口成長之的減緩,政 府每以只是台灣產業結構轉為「台灣接單、海外生產」,而非產業競爭力下跌來回應,我們可以同意台灣產業外移確實會帶動出口地的移轉,甚且會因在當地生產體 系趨於完備,致投資帶動出口的效果日益下降;但我們要問的是:「何以韓國、日本亦面臨低附加價值的產業外移,但其出口成長率減緩卻未如我國之嚴重,甚且時 有成長?」。

  因此,問題應不在產業外移或是外移到底好不好,而在台灣沒有夠多新且具競爭力的商品或產業(含服務業)來創造新的出口時,貿然將研發能力與產業代工能 力拱手轉移陣地,使下游廠商肥不到自家人,使上游廠商賺不到自家錢,使中階研發人才當場失業,無更進一步培養,才應該是討論的重點,目前兩岸產業分工未積 極建立,致出口供應鏈被取代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當我國出口品中高科技密集產品所佔比重,已落後於中國,甚且連我國明星產業的關鍵零組件,都要從中國進口, 致我國對中國逆差不斷擴大之時,政府還說我國競爭力沒有下降,還鼓吹外移而不自知,那不啻只為掩耳盜鈴之行為罷了。